近日,在拜读周延鹏先生的知识产权获利圣经一书,在知识产权营销体系的建设中,周延鹏先生列举出了其建立的意义、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层面的分析,笔者结合实际的工作实践,对此感悟颇深,也深感周先生对产业链理解至深,唯有从产业链的角度去理解知识产权竞争与营销,方能更好的建立知识产权营销体系,以实现体系的自运行。
在书中,周先生指出:
知识产权营销要素的发展意义,可归类为六项:知识产权营销的重大问题、知识产权营销的规矩、知识产权创造的市场导向、知识产权保护的配置程度、知识产权管理的系统流程及知识产权经营的获利模式。
知识产权营销的重大问题
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发展至今,欠缺营销的概念、经验与系统,以至于知识产权无法走入市场,从而不能发展出反省知识产权质量及价值的作业方式,徒创造没有智慧的知识产权,无法造就知识产权的舞台与机会。有形产品的质量及价值,是在被嫌弃、被淘汰或被接受等市场淬炼下展现出来的。反观知识产权,由于多未经过市场磨炼,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问题,在方法、人才、流程、系统等各个层面,皆无法被突显出来,导致权利人或发明人都只关注、较量或宣告表面上专利证书及商标注册证的数量,却无人能主张其知识产权是否具经济效益及如何转换。所以,知识产权的质量及价值,若没有经过市场验证的反省过程,将无法发掘问题所在并予以改善。
要让企业及研究机构拥有的知识产权在市场寻得出路,须发展一套营销“方法论”,进而建构“营销流程”,甚至“平台系统”,而方法论中尤须探讨知识产权营销的要素内涵及配置,并针对不同主体及客体设计营销的商业模式。
知识产权营销的规矩
有形产品及劳务的营销,历经半个世纪以来的建构及发展,已有相当成熟的规矩。发展知识产权营销要素的第二个意义,即在于塑造规矩,发挥指导性的作用,令知识产权营销业务在进行时,得以考虑“这批专利组合的定位是什么?”“价值主张是什么?”“应该用什么具体呈现的形式去说服潜在交易对象?”等要素,等分析完毕,再配合知识产权的商业模式,与对方进行交易,或出其不意地进行大规模诉讼。台湾地区目前的知识产权营销作业,普遍欠缺规矩,多是凭负责人员一己知识经验并随意执行,没有步骤,也没有流程,亟待导入可资依据并执行的营销要素,才能使知识产权营销具体推展。
知识产权创造的市场导向
目前知识产权往往是花费大量资源在创造和维持上,但仅成就相当有限的经济效益,必须借着营销要素扭转这种空有其表的情况。通过知识产权营销要素的规矩方圆,以具备知识产权实务经验及营销思维的跨领域优秀人才,从产业定位、具体呈现、价值主张等层面设想,改进相关营运流程并发展所需关系网络,将知识产权创造行为从市场导向加以检视规划,才不会申请无法实施或交换的专利,不会设计无法形成品牌的商标,也不会创作没有独创性或没有市场的著作,之后再依照各种知识产权配置保护资源发展相应的商业模式。知识产权若不具市场导向,只能在整个流程前端起些许作用,如以知识产权创造数量作为奖励员工和向外炫耀的依据,终会随着时间而泛滥。将市场导向融入作业绩效指标、作业方法、作业流程或作业资源分配,将改变知识产权所有相关作业的最终效果。
知识产权保护的配置程度
发展知识产权营销要素另一个意义在于“配置保护资源”。若知识产权作业倾向市场及营销,应认知知识产权的保护资源不应被滥用。尤其若在美国提起诉讼寻求救济,一件专利诉讼所委任美国律师,费用每年达150万至200万美元,尚属普遍行情,在半导体业甚至有公司一年花费高达1 000万美元律师费,其开销高昂可见一斑。若要发动规模性的诉讼活动,审前取证(Discovery)程序所耗费的巨额费用也是跑不掉的。因此,若以保护配置观点,显不能轻易拥有足够的法律资源展开全部行动,而应有所取舍。知识产权保护应考虑其背后商业目的,而非只是高呼“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等口号,保障市场占有率以提高营收利润,才是启动知识产权保护的本质。
据此,以发动专利诉讼保护知识产权为例,其诉讼活动之规模性,应以营销要素中的产业定位为基础,扣紧产值较高部位。例如,英特尔公司为确保其CPU全球市占率达到80%,先以保护专利及商业秘密为由,对付其他同时发展CPU且已有产品的企业,并对离职员工主张其泄露英特尔商业秘密一这就是保护资源的配置手法,必须“弹无虚发”!另外,在品牌保护机制上,则需搭配关系网络的建立。经营奢侈品牌的企业,为了维持其品牌价值,在仿冒泛滥的国家(地区)内,必须在该国或该地区予以部署,并建立完善的保护网络,而唯有如此发达及绵密的保护,才足以建立品牌管理系统。
知识产权管理的系统流程
知识产权管理的系统流程,亦应以知识产权营销要素作为规矩,将知识产权的产业定位、具体呈现及价值主张等要素,全部建构在同一平台并着重营运纪律的作业流程。目前台湾地区知识产权营销的“系统流程”相当混乱,既无规矩,亦无优质的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流程。一些所谓的专利交易网,因缺乏整体流程、显无产业定位、未见积极具体呈现、更无价值主张,只是将人工完成组合的专利挂在网站上,皆不能算是真正的系统。又如网站设计,应以精心设计的诉求界面作为主网页,然后以能简易指向潜在交易对象个别需求的超链接,充分掌握流程等营销要素,裨使供需方进行沟通交流。再如部分大学及研发机构刊登知识产权授权广告,常在个别项目设置不同联络窗口,对生意而言不啻犯了大忌,为便利潜在交易对象,应以统合单一人员负责。换言之,知识产权的管理流程应以营销要素为依归,朝知识产权市集迈进。
知识产权经营的获利模式
知识产权的营销要素对各种“商业模式”或“获利模式”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唯能掌握诸营销要素,方能知悉应采何种模式运作。例如,若专利的产业定位不佳,即不应轻启侵权诉讼恫吓竞争者,否则落得专利被无效而未能回收成本的下场,形同无端浪费资源,亦折损日后以诉讼活动为后盾及手段的威信。
上述多个层面,对知识产权营销和管理的工作介绍至深,让读者结合多年的工作颇有感悟,对于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布局与产业链的组合等方面更是需要建立多种维度下的管理与模式,可视为单独一项的商业模式与实体进行结合。结合商业模式中的至高境界:自运行体系,相信利用知识产权更加容易实现。